浙江寧波:童心護糧,不負好“食”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0月14日,北侖柴橋街道紫石社區(qū)村民會客廳里傳來朗朗童聲,紫石幼兒園的孩子們手持稻穗,跟著老師念古詩、觀結(jié)構(gòu)、講述稻谷的生長過程,了解愛糧節(jié)糧的重要意義。
孩子們認真聽講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米飯的旅程么?它們從一棵秧苗變成我們手中的稻谷,再變成大家的盤中餐需要經(jīng)歷哪些風風雨雨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稻的秘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感受稻谷的秘密,身臨其境地與稻谷來了個“親密”地接觸?!拔抑赖竟却┝它S色的外衣,撥開它才能見到白白的大米!”“稻谷的桿子是軟軟的,空心的,可以吹出氣!”一句句童言稚語從孩子們的嘴里蹦出來,積極踴躍。
孩子們動手實踐
“每一株水稻的成長都需要經(jīng)過農(nóng)民伯伯的精心養(yǎng)護,通過拔苗、移栽、施肥、除蟲等步驟,才能長成我們見到的稻谷,所以每一粒米飯都不能浪費。明天就是世界糧食日了,讓我們都成為愛糧護糧的小衛(wèi)士?!痹诶蠋煹膸酉?,孩子們紛紛發(fā)言,說出珍惜糧食的好做法,懂得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童心護糧,不負“食”光。結(jié)束了課堂教學,孩子們來到室外播種下向日葵種子,稻香里的豐年已來到,開始期盼新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