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臺“女性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女子學院召開
6月5日,由山東省社科聯和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fā)展促進會、臺灣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山東女子學院承辦的魯臺“女性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女子學院召開。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林建寧,省臺辦副主任、山東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fā)展促進會名譽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子明,臺灣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董事何福田,山東女子學院黨委書記郭翠芬出席會議并分別致辭。省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孫淑娜主持會議。山東女子學院副校長王淑霞出席會議。來自省內外各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我校師生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
林建寧在致辭中代表山東省社科聯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省臺辦、山東女子學院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構建和諧家庭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賢母名母,她們深明大義,教子有方,培養(yǎng)出了許多杰出人才,充分現實了女性教育的力量。社會不斷發(fā)展,家庭教育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也會層出不窮,家庭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希望兩岸學者攜手并肩,共同努力,為繁榮、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家庭文化,振興家庭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齊子明代指出,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家庭教育面臨著很多矛盾和問題,處理家庭教育與社會工作問題對每一位母親來說都是考驗。此次研討會兩岸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的社會問題,發(fā)表見解、提出方案,相信專家的見解和觀點將會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更好的促進家庭與社會和諧發(fā)展,更好的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fā)展。
何福田在致辭中指出,由于傳統思想、生理等原因,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在子女培育中負有重要職責。盡管中華民族的母親比較懂得教育子女,但在西方文化的傳播,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中國父母學習外國的教育方式,忘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他認為,與時俱進沒有錯,但只有將家庭教育本土文化才能真正促進家庭教育的發(fā)展。
郭翠芬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與會領導、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山東省社科聯、山東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fā)展促進會等部門給予學校的關懷、信任與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的基礎工程,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也是關系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戰(zhàn)略工程。女性,特別是母親,因其慈愛溫柔的心地、善良寬容的性情以及與子女天然而深厚的血脈聯系,特別適合家庭里的“教師”一職。山東女子學院作為一所以培養(yǎng)高素質女性人才為重點的高等院校,關愛女性健康成長、探索家庭教育之本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后,學校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指示精神,更加重視、積極推進家庭教育特別是“女性與家庭教育”的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工作。此次研討會召開,省社科聯的領導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匯聚我校,共同探討女性與家庭教育問題,為學校師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希望學校師生以此為契機,共同推進女性與家庭教育研究,為開創(chuàng)家庭教育事業(yè)的美好未來做出不懈努力!
接下來,魯臺雙方6位專家圍繞“女性與家庭教育”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社會學系講師李淼作了題為《美國式童年消亡史——兼論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演變》的報告,她在報告中探究了“童年”在歷史中是如何被界定和機制化的,分析了何為美國式童年以及女性在傳統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管理童年的代價等問題,繼而分析了現代現代家庭教育中的女性角色。
嘉義大學輔導與咨商學系教授、家庭教育專業(yè)人員協會理事長、咨商心理師林淑玲作了《父母情感表達與小學兒童知覺親子情感關系之研究》的報告,她探討了父母情感表達行為與小學兒童知覺之親子情感間的關系。她指出,傳統中國父母嚴肅的教養(yǎng)觀和孩子造成了很多沖突,這和華人父母含蓄間接、控制形式的情感表達行為有關。她同時提出了可有效預測小學兒童父母各層面情感表達行為的因素。
山東女子學院省高校優(yōu)勢學科人才團隊教授王連森作了題為《女性與中華家道傳承》的報告,他在厘清家道概念基礎上,論述中華家道傳承的必要性以及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母親、女兒的角色、地位及行為,最后落腳到踐行層面,以山東女子學院為例特別強調了學校所應擔承的責任。
何福田作了《提升家庭教育到家庭建設的高度》的報告,他從女性培訓、母教認識、西方教育等三個方面闡述了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六種家庭建設的措施:一是明確立法,細化“施行細則”;二是寬列預算于年度施政計劃中;三是健全專職機構或強化其組織功能;四是積極培訓“家庭教育輔導員”;五是建立強而有力的研究發(fā)展考核機制;六是保護家庭才有家庭教育。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梁麗霞在研討會中作了《男女兩性參與家庭教育的性別差異分析》的報告,指出,兩性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意識,參與時間,參與內容,參與地位等有很大差異。導致該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其次當代社會,父母壓力大對家庭教育力不從心。梁院長從政策、社會、家庭三個層面提出解決措施。
前玄奘大學教授、能仁家商校長陳文昌在本次研討會中作了《〈列女傳〉之賢母家庭教育探析》的報告,報告中主要講述了《王陵之母》的家庭教育故事,陳院長以中國傳統文化中賢母故事為例,深刻探討了賢母在一個家庭中的貢獻和作用。
郭翠芬在聽完專家的報告后,談了幾點個人的體會:一是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要有知識文化、有良好的品德,將來能夠言傳身教。二是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取其精華,去其槽粕,把中華傳統文化中女性的美德發(fā)揚廣大。三是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要掌握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四是作為女子院校的女生,要有先進的性別意識,積極呼吁、推動、踐行男女在社會中的平等和諧發(fā)展,在家庭中共同履行家庭職責。
孫淑娜在總結中指出,省社科聯與臺灣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的交流已經走過了第四個年頭,雙方不斷推動兩岸學術交流邁向新臺階,推動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此次研討會聚焦女性與家庭教育,是對世界婦女大會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是一次動員魯臺學術力量共同推進女性與家庭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開端,兩岸關愛婦女教育的共識沒有變,我們堅信在關愛女性教育這條道路上并不孤獨,讓我們攜手共同為美好的明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