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滟瀾社區(qū)媽媽學堂助力居民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滟瀾社區(qū),這里居住著不少年輕家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當爸當媽,他們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總會面臨各種困擾。為此,滟瀾社區(qū)特地開出媽媽學堂,希望通過介紹一些育兒知識,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社區(qū)家長的育兒水平。
前天,第一期課開課,主題為《小孩不聽話怎么辦》。“我們推出活動預告以后,很多媽媽都來咨詢和報名。”
講座中,楊平老師結合圖文并茂的多媒體工具,運用自己的大量的實例,通過真實事件的角色演繹、感同身受的親身體驗、兒童與父母的角色互換,帶領父母走進神奇的孩子行為和心理探索,從專業(yè)角度為家長們提供與孩子更好進行溝通的教育工具應用,教孩子自律、自立、自強,幫助父母了解孩子不當行為的核心,帶給家庭更多歡樂。對于孩子不聽話、發(fā)脾氣時,楊平表示:如果這時候打罵孩子,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她建議,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溝通,說話的時候多用肯定的語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比如,當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還不愿意收拾玩具的時候,可以直接和孩子說,寶寶,去把玩具收拾好。 這個效果肯定比你在邊上大吼: 不要亂扔玩具 要好很多。”楊平還建議,家長可以在有原則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來做出決定。比如,當孩子不愿意吃飯,家長可以用“你想吃餃子,還是吃餛飩?”來代替簡單粗暴的“不吃不行”。“讓寶寶自己做選擇,更能讓他產生一種被重視,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覺,從而使內心得到的滿足。”楊平說。
通過此次講座,居民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認識,了解了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也學到了很多實用性的技巧,收到家長一致好評,許多父母都表示開展此類講座非常有必要,讓他們學習到了許多從未接觸的新知識。“這個課堂知識很使用,我還記了筆記,回去可以和孩子她爸分享。”業(yè)主黃女士一邊說,一邊翻開她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了不少內容。
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媽媽課堂是滟瀾社區(qū)打造高品質生態(tài)型國際社區(qū)的一部分,能讓年輕媽媽群體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權威、科學的健康知識。同時,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增進鄰里間的交流,對社區(qū)和諧平安,形成友愛互助的社區(qū)鄰里氛圍都有重要意義。“今后,我們的媽媽學堂還會不定期開課,歡迎年輕媽媽們常來聽課。”社區(qū)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