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問4句話-—教育子女的獨特方式
當今社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對于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都是孩子的教育。短短兩個字,包含的東西卻千頭萬緒,如果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孩子的教育其實就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相信所有父母都深有同感。
那么,作為父母,當孩子每天回到家時,你最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呢?想來大多數(shù)父母的話題應該都是,今天老師留了多少作業(yè)呀?自己都學會了嗎?今天穿這件衣服冷嗎?甚至有些比較敏感的父母還會問孩子,學校有沒有太淘氣的,有沒有人欺負你呀?老師會兇你嗎?
有位父親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就比較獨特,他每天只用十幾分鐘,就完成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每次孩子回來,他不會問一些細致入微的問題,而是徑直走到女兒的身邊,蹲下親切地說:“孩子,爸爸現(xiàn)在有4個問題要問你,你要思考30秒后再回答,好嗎?”
爸爸的四個問題是:
1.今天學校有什么好事發(fā)生嗎?
2.你今天有什么令自己滿意的表現(xiàn)嗎?
3.今天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4.有什么需要爸爸幫助的嗎?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實則蘊含著濃重的父愛以及深刻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看似是父親對孩子校園趣事充滿了好奇心,實際上更是父親對孩子價值觀的判斷,他希望知道孩子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以及孩子對善惡好壞的基本判斷,只有了解了這個,才能對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引導。
第二個問題則是要了解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孩子的興趣,什么事會讓孩子感到自身的成就感,孩子處在一個最好塑造的年紀,而能使他獲得成就感的東西,很多時候就是他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他最容易成功的方向。
第三個問題則是要孩子明確一天的收獲,有收獲的前提就是這一天你真的付出了努力。
第四個問題更多的是起一個引導方向的作用,父親想告訴孩子的是:無論遇到什么事,你都可以找一個你信賴的人幫你,這是幫你解決困難的一個角度,但這件事永遠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須全力以赴!
家長每天只需要跟孩子聊上述這4個話題,家庭教育就算得上成功了,孩子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看到這,你的點還只是在于這4個問題嗎?還記得爸爸對孩子說要思考30秒再回答嗎?
其實,問什么話,如何問都反應了大人的人生態(tài)度,但決定的卻是孩子的人生,爸爸之所以叫孩子思考30秒在回答,更多的是要孩子明白,無論說什么做什么都必須要經(jīng)過嚴謹?shù)乃伎己?,再付諸實踐。
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永遠不要去問:
今天吃飽了嗎?
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
有人欺負你了嗎?
孩子其實最不愿意聽的就是這些話,因為這些話傳遞的是滿滿的負能量,孩子不會愿意提及自己不愉快的事,而且,這些事可能會讓他對學校及老師感到抵觸,慢慢地,還會使父母同孩子的關系變得僵硬。
其實除了上面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換個方向,比如:
今天又交了幾個新朋友?
今天你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
父母這樣的詢問,會勾起孩子對校園美好記憶的回放,這個狀態(tài)是孩子特別愉快的狀態(tài),不僅會增加他對學校和老師同學的好感,而且會讓他覺得,父母真的很關心他,他始終被愛包圍著,這才是家庭教育最美好的開端。父母需要給孩子的,永遠是一個輕松的氛圍,一個良好價值觀的塑造,而不是消極的待人態(tài)度,孩子能從你的問句里,感受到你此時的情緒。
家庭教育,先有家,才有教育。
實際上,父母根本不需要去看很多的育兒書籍,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本育兒書,孩子從小到大,陪伴他們最久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表達著自己的人生觀,也就決定了孩子對待自己人生的態(tài)度。
在行為心理學上,行動教育永遠比書本教育要高效百倍,所以父母盡力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德行,實際上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