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好”式家庭教育究竟是為誰好
歲末年初,演員楊爍又“火”了。這一次掀起流量風暴的,不是《歡樂頌》里痞帥深情的“小包總”,而是一個叫做“楊爍教育方式”的討論話題。
在一檔親子綜藝節(jié)目中,楊爍因不滿7歲兒子的走路姿勢和速度,便以“原路返回重走”對孩子進行懲罰,對孩子瞪眼咆哮和嘲諷埋怨的情景也在日常頻繁上演,被各路媒體稱為“毀滅式育兒”“軍訓式教子”。截至記者發(fā)稿時,話題微博熱度已升至5.7億。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眾W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道出了親子關系的意義——它可以孕育幸福,也能夠醞釀悲劇。
追憶年少時與父母相處的經(jīng)歷,有網(wǎng)友留言說:“我知道父母愛我,但我不喜歡他們愛我的方式?!?/p>
健全的家庭,
不等于健康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已經(jīng)成為了困擾學生的最大問題,超過了學業(yè)和人際交往。”河北省保定市某寄宿制初中語文老師趙洋表示。
趙洋所任教的初三年級兩個班級共有92名學生,其中9名學生來自“非健全家庭”,均認為自己與父母的關系存在問題。而其余83名來自“健全家庭”的學生,超1成認為父母有暴力傾向,約2成認為父母對自己控制欲太強,約5成反映父母會打擊自己的想法,約6成認為父母對自己的關注不夠,只想依托學校教育。
“中學生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已經(jīng)懂得表達不滿和反抗權威,但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一個日積月累的習慣性行為,一旦形成、很難轉變,且往往發(fā)于幼年?!壁w洋說。
在北京某幼兒園,記者遇到了兩個看起來頗為“特殊”的孩子。在課間活動時,5歲小女孩霜霜一個人待在角落,默默注視著其他小朋友在操場上跑跳玩鬧,奇怪的是,沒有一個孩子主動過來邀請她加入。
據(jù)幼兒園園長曹芳介紹,霜霜的母親出于安全考慮,拒絕自己的女兒與一切男性有肢體接觸,包括幼兒園里同齡的小男孩。霜霜既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被擁抱,又擔心媽媽發(fā)怒,就會和媽媽撒謊說是老師或同學一定要抱她?!奥谄渌虑樯希矔鲋e,漸漸沒了朋友,變得自卑、懼怕異性?!辈芊颊f。
另一邊,小男孩陽陽在中午吃飯時故意打人、打翻飯菜,成了全班的焦點。曹芳回憶陽陽父親領孩子入園的第一天,曾說過一句話:“孩子交給你了,想打想罵都可以。”在家中,陽陽父親堅信“棒打出孝子”,孩子身上時常出現(xiàn)被打后的淤青痕跡。“這類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愛與尊重,普遍缺乏自信,容易出現(xiàn)暴力傾向,想以此引起別人的注意?!辈芊颊f。
“為你好”的背后,
可能藏著父母的恐懼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她在分析了上千例成人罪案后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出現(xiàn)在成年,但根源卻與早期撫養(yǎng)有密切的關系。而成年父母選擇各種偏激方式對子女進行管教,或許也可從中找到原因。
早年接受電視采訪時,楊爍曾談到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關系,形容自己是被父親從小打到大。在他的童年記憶里,父親經(jīng)常冤枉自己,只要出了問題就會責怪,從來不問原因、不論對錯。如今在與自己兒子的相處過程中,楊爍復制了父親的暴躁,理由同樣是“沒按照我說的做,都是錯的”。
“除了童年時期家庭關系模式有意或無意地再現(xiàn),很多不健康的親子關系也源于父母職責的缺失?!北本┦谐枀^(qū)某小學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宇珊對記者說:“有的家長對孩子疏于管理,什么時候想起來或者有時間了,就會突擊管理一下、關心一下。”
“采用突擊管理方式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并不服從自己的管理,又迫切希望樹立權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吼罵甚至暴力。突擊關心的家長則會求助于物質獎勵,或采取極端控制方式,本該由情感做紐帶的親子距離被拉得越來越遠?!庇钌赫f。
本是對孩子不了解以及缺少關愛,到了家長口中,變成了無可反駁的“為你好”。正如心理咨詢師武志紅在其文章中所言:“以愛的名義替孩子作選擇,這會有極大的迷惑性。父母覺得自己做得對,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反抗,父母和孩子都會因此而苦惱。”
解決親子問題,
關鍵在“發(fā)現(xiàn)”
“親子關系出現(xiàn)問題其實非常普遍,嚴重一些的涉及到教育方式問題,程度輕一些的則指親子相處過程中針對具體問題出現(xiàn)的矛盾沖突?!睆偷┐髮W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劉老師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很苦惱,其實解決問題并不難,關鍵就是兩個字——發(fā)現(xiàn),家長是否真的愿意做并且能做好?!?/p>
在劉老師看來,若將“發(fā)現(xiàn)”原則展開,具體有三個方法可實踐。首先是發(fā)現(xiàn)親密,在孩子嬰幼兒階段,父母需要通過親密的話語和動作促成親子間的依戀關系,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可以多些自我袒露,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第二是發(fā)現(xiàn)喜好,了解孩子喜歡什么更能夠創(chuàng)造親子間的共同語言,從而拉近距離;第三是發(fā)現(xiàn)想法?!斑@是建立和諧親子關系的最高階段,從‘講’到‘聽’,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眲⒗蠋熣f。
午休下課鈴響起,趙洋結束了當天語文課的教學任務,但吃過午飯,她還要和學生們聚在一起,來一場“談心會”,話題是關于理想,關于壓力,以及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拔沂抢蠋煟乙彩莻€母親。”趙洋笑著說,“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通過溝通去發(fā)現(xiàn),讓孩子感受到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