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老年大學學位需加大供應
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話放在環(huán)境治理方面特別適用。像“廣佛簽訂跨界河涌治理 軍令狀 ,治水涉及五方面”(《羊城晚報》7月19日)這種情況,無疑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因為,水和空氣是流動的,一方努力治好大氣和水,另一方卻無所作為,那么最終,前者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所以,環(huán)境治理要有全局思維,不只是幾個城市合作,最好是全省甚至全國一盤棋。
民生投入,興辦教育,也要有全局意識。“廣州老年大學學位緊俏,老人凌晨冒雨排隊”(《信息時報》7月19日),無疑是可喜現(xiàn)象,但從另一個側(cè)面表明,應對老齡化時代,我們需從多方面未雨綢繆。老年人不只是愛跳廣場舞,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需求。老齡化時代,有的老人有“充電”欲望,有的老學者有傳授知識的欲望,各方通過學與教,皆可發(fā)揮余熱,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所以,老年大學學位的建設,各市、各區(qū)都有必要當成大事來抓。
對于未成年人的監(jiān)管,也要當成大事來抓。你看,“深圳一販毒團伙頭目竟是00后,用微信交易8人被抓 ”(《廣州日報》7月19日)。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本該坐在教室里,沒想到卻干起了販毒勾當。這說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都存在疏漏,需引起政府與社會的嚴重關切。
教育的意義,就在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顯然,“中山路怒哥當警察面故意駕車撞人,終審獲刑五年”(《南方日報》7月19日),是教育不到位的結(jié)果,此君需要進監(jiān)獄接受再教育。至于“中山3男1女高速路下車圍觀車禍,不慎失足從15米高架橋墜下受傷”(中山網(wǎng)7月19日)這事兒,相信皮肉之苦可以教育當事人,當“看客”是一種陋習。
像“東莞男子花11萬買的二手車竟是報廢車”(《東莞日報》7月19日)這一新聞,其教育意義主要在于,對于構成欺詐的賣家,不只是要求民事賠償了事,還應當有刑罰措施,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