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年齡附加費”,是對老年人權益的貼心維護
重陽節(jié)將至,中消協(xié)24日上午發(fā)布消費警示,提醒老年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投資理財、旅游出行、居家養(yǎng)老方面的注意事項,其中特別提出,部分旅行社針對老年人要求的“年齡附加費”是國家明令禁止收取的,老人可以第一時間向旅游主管部門反映,保留相關證據(jù),及時維權。(北京晚報)
從媒體的報道來看,旅游領域的“年齡附加費”其實已有年頭。此番適逢重陽節(jié),又有媒體再次提醒老年群體避免落入“年齡附加費”消費陷阱,說明該項費用的收取仍舊比較普遍。而稍加辨析就可發(fā)現(xiàn),這種一般針對老人和孩子的附加費,并非是因為這個群體需要提供特殊服務而產生,其實質上是“低價游”模式的必然產物。
在旅游市場,“低價游”往往最容易吸引老年群體。但“低價游”只是一個表面的噱頭,其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前提便是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還必須按照旅行社和導游的要求進行一定額度的消費,從而保障旅行社的正常營收。可老人和小孩群體,恰恰又不具備足夠的消費能力。在這種背景下,向特定群體提前收取“年齡附加費”,就成了旅行社變相的“保本”之道。
按照一般的市場邏輯,旅行社不做虧本買賣,既然是“低價游”了,向不消費的游客收取一定的“年齡附加費”也算正當要求。但事實上,無論是“低價游”還是收取“年齡附加費”,本身都是違規(guī)之舉。“年齡附加費”的形成,根子還在于“低價游”模式的大行其道。換言之,只要這種模式不能得到徹底治理,即便沒有“年齡附加費”,也會形成新的對消費者權益構成損害的“收費”借口。因此,在提醒老人注意類似消費陷阱,并增強維權意識的同時,對于“年齡附加費”的治理,還是要回到嚴格打擊“低價游”的軌道上來。
置于重陽節(jié)和深度老齡社會的大背景下,“年齡附加費”的存在,確實是損害老人消費權益的一個重要隱患,必須要加以清理和查處。而置于旅游市場良性發(fā)展的角度,“年齡附加費”的堅挺,其實也是再次提醒監(jiān)管部門,不應低估“低價游”模式對正常消費環(huán)境的影響,治理還需持續(xù)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