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區(qū)“風箏達人”當教練 小朋友做的風箏飛滿天
“天上一只鳥,用線栓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一則謎語,開啟活動,“風箏是中國的發(fā)明,舉世公認,但是風箏最早可不是玩具哦,它最早是拿來做什么的呢?”“裝飾品?載人的?”面對小朋友的好奇和大膽想象,社區(qū)老黨員志愿者、風箏達人魏三安介紹了風箏在古代,其實是軍事上偵察工具,后來在通訊、氣象方面都有應(yīng)用。隨后,魏三安通過動畫、圖片等,給小朋友們普及了中國傳統(tǒng)風箏的歷史和發(fā)展,也緩緩道出了風箏的吉祥寓意。 大蝴蝶、沙燕、龍型風箏……各種漂亮的風箏將現(xiàn)場裝點,而這些風箏的制作者魏三安也帶著各種制作工具抵達現(xiàn)場,他要教大家做風箏。隨后剪涂層布,絲網(wǎng)印刷,穿桿,繃線,前后幾分鐘,一只簡易的蝴蝶風箏大功告成。
年近八十的魏三安,做了20年風箏,一個40米的龍型風箏要做上1個月,“做風箏需要耐心,當風箏完成的那一刻, 那種快樂無與倫比”,魏三安說,“我希望風箏一直給人們帶來快樂,不要消失”。魏三安之所以來,也是希望更多人懂風箏,喜歡風箏。
在示范完風箏的做法后,每位小朋友都領(lǐng)到了做風箏的工具和材料,魏三安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風箏。臉譜、花卉、飛機……小朋友的風箏,想象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