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北侖小港成校國風研學課堂之刺繡
“五六十年前,說起下邵刺繡可是一絕,繡品大多是出口國外的,小姑娘們都有一把好手藝,現(xiàn)在這些繡娘都老了,這門手藝就要靠你們傳承……”繡娘羅慧英阿姨正在為親子家庭講述下邵刺繡的故事。
5月22日下午,小港成校下邵教學點“尋邵韻 品民俗 承非遺”國風研學課堂開課。此次課堂邀請了羅慧英和丁金鳳兩位繡娘指導學員們繡制香囊。學員們身著古裝,圍坐在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內(nèi),一起聽故事繡制香囊,親身體會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
“我們首先拿出繡布和圓繃,繡布正面向上要鋪平整,不能有褶皺,用圓繃夾緊,保證大家繡的時候繡布不會位移。準備好以后,我們抽出兩根黑色的線……”羅慧英阿姨給每對家庭分發(fā)了香囊材料,一步步耐心地指導。
“媽媽,老師說先繡最里面,我們要先繡老虎的眼睛?!崩铕┯钆e著繡樣說道。李皓宇雖然是個小男生,但他對刺繡的熱情一點都不輸在場的小姑娘。他一邊幫媽媽分著繡線,一邊牢記羅阿姨交代的細節(jié)?!霸诠糯砩洗┑囊路?,腳上穿的鞋子都是大家用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所以就有了‘慈母手中線’和‘臨行密密縫’這樣的詩句?!崩铕┯顙寢尦脵C為孩子普及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國風研學課堂結(jié)束后,家長和孩子們增長了刺繡知識,也體會到了刺繡的魅力,對國風課堂學習活動贊不絕口。接下來,下邵社區(qū)“尋邵韻 品民俗 承非遺”國風研學課堂還將繼續(xù)圍繞宋韻文化,繼續(xù)推出書法、品茶、圍棋、民族樂器等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