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柴橋社區(qū)教育中心:銀發(fā)志愿者當上弄堂“美容師”
“師傅啊,阿拉路面凸出來嘞,經(jīng)常要絆倒,下雨還經(jīng)常積水,你空了幫我們來看下吶?!鼻岸螘r間,家住水龍口弄路的不少居民向北侖柴橋街道蘆北社區(qū)反映,門前道路坑洼不平,路中間的窨井蓋還不穩(wěn),給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帶來諸多不便,希望得到修繕。
社區(qū)鄰里e家銀輝志愿者了解到這個情況,第一時間和居民一起去看了現(xiàn)場。水龍口弄是一條建造多年的老弄堂,進進出出的居民也非常多,而且居住在此的多是老年人,在車輛及過往行人日積月累的碾壓下,路面坑洼,窨井蓋也是高低晃動,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面對眼前的“不平”,柴橋蘆北銀輝志愿者們自告奮勇。一大早,沃學(xué)正師傅帶著康師傅、曹師傅和周師傅一行人當起了修路工人,打水、和水泥,搬磚頭......大家分工明確,一旁的居民看見志愿者來修路也沒有閑著,一同參與到補路工作中來,一邊拎水泥桶,一邊幫忙疏通道路。磚不夠怎么辦,“我家有,你們等下我去拿?!眲⑿酉惆⑵艧崆榈卣f道。
“全能匠人”曹川鎮(zhèn)師傅掄著鐵鍬將窨井蓋的磚塊啟開,然后用水泥攪拌著細沙澆灌填平,最后再把磚塊整齊擺放并用鐵錘敲打嚴實。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路面和窨井蓋恢復(fù)了平整。路面修平整了,居民出行也放心了。
柴橋街道的小弄堂很多,溫暖的故事也有很多。定期進行路面清理,為獨居孤寡老人修電器,高齡老人節(jié)日送溫暖......銀輝志愿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街坊鄰里辦好事、辦實事,漸漸成了居民口中備受稱贊的“銀發(fā)雷鋒”。在這里,銀輝志愿精神在繼續(xù),在這里,溫暖力量在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