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開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部署會
5月23日,教育部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部署會。會議總結(jié)交流了實施前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經(jīng)驗,對組織實施好三期行動計劃做出了全面部署。教育部黨組成員鄭富芝出席會議并講話。
鄭富芝指出,學前教育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實施二期行動計劃三年來,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取得顯著成效,突出表現(xiàn)在“兩個提高”和“兩個加強”。一是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大幅提高。截至2016年,幼兒園數(shù)量達24萬所,增長了20.6%,在園幼兒規(guī)模4414萬人,增長了13.3%,毛入園率達77.4%,三年提高10個百分點,比綱要頒布前的2009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二是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大幅提高。2014—2016年,中央財政投入518億元,支持各地擴大普惠性資源,帶動地方投入超過2000億元。2016年全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jīng)費占比達到4%左右,比2010年的1.6%翻了一番多。三是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幼兒園教職工規(guī)??焖僭黾?,專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編制待遇問題有了一定突破。四是幼兒園管理和指導明顯加強。學前教育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江蘇、遼寧、云南、吉林、青島、寧波、深圳等相繼出臺《學前教育條例》。各地認真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健全教研指導體系,幼兒園保教質(zhì)量明顯提高。
鄭富芝強調(diào),學前教育經(jīng)過六年多快速發(fā)展,入園難初步緩解但資源不足和普惠不夠的雙重壓力依然不減,體制機制建設依然滯后。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和城鎮(zhèn)化的推進,學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zhàn),必須保持重視程度不減、投入力度不減、工作干勁不減,實施好三期行動計劃。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普及為主題,普惠為主線,確定了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的“雙普”規(guī)劃目標。各地要聚焦三期的主要目標任務,抓住重點難點,集中解決好一些長期制約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問題。一是目標抓普惠。實現(xiàn)“雙普”目標難點是普惠,各地要大力發(fā)展公辦園,積極引導和扶持更多的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確保城鎮(zhèn)小區(qū)配套幼兒園建成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二是體制抓責任。要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健全“國務院領導,省地統(tǒng)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加快理順幼兒園辦園體制,實行屬地化管理。三是機制抓完善。要健全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建立生均撥款、收費和資助一體化的經(jīng)費投入機制。完善幼兒園教師配備補充機制。健全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四是保教抓實踐。要學習推廣安吉游戲經(jīng)驗,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把教師的手腳解放出來,把鄉(xiāng)土資源利用起來,把家長和社區(qū)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把均衡發(fā)展的旗幟舉起來,探索出一條符合科學理念和本地實際的科學保教道路。
鄭富芝要求,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是在我國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進入全面攻堅階段對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做出的又一次重大部署,不是一期、二期的簡單延續(xù),而是一項承載了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歷史使命,需要持續(xù)推進實施的重大教育工程、民心工程。一要把位置擺上去。各地要把三期行動計劃的實施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相關部門特別是教育部門要把學前教育作為重要的年度任務抓好落實。二要把實施落下來。政策措施要實,要結(jié)合實際拿出真招實招硬招,真正解決學期教育深層次矛盾和實際問題。財政投入要實,要有效整合和使用好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資金,切實解決好幼兒園保運轉(zhuǎn)、保工資、保發(fā)展、保安全等問題。工程項目要實,制定好項目規(guī)劃,抓實過程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三要把督導頂起來。推進學前教育基本普及,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評估、驗收和督導機制,國家層面建立普及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地方層面建立專項督查機制,聚焦重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讓政策真正落地、取得實效,確保三期行動計劃如期實現(xiàn)。
會上,河南省、甘肅省、江蘇省、山東省青島市、河北省唐山市、貴州省銅仁市、浙江省安吉縣、江西省蘆溪縣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負責同志介紹了經(jīng)驗。與會代表現(xiàn)場考察了安吉縣、鄉(xiāng)、村幼兒園(教學點),參觀了安吉游戲展覽。教育部相關司局、各省(區(qū)、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和36個國家學前教育改革實驗區(qū)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