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首家“匠人書屋”啟用 農民工兄弟有了自己的讀書驛站
“爸爸是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總是戴著桔紅色的安全帽,穿著有點破舊的迷彩服,加上一雙解放鞋子出門。他早出晚歸,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是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而且身上總是臟兮兮的……”伴隨著怯生生的童音,原本還在翻書或者低聲交談的人們都安靜下來。昨天上午,錫城首個“匠人書屋”閱讀驛站揭幕,“閱讀工匠”原創(chuàng)詩文朗誦會上城市建設者和新市民子女朗讀了原創(chuàng)詩歌和作文。
孩子眼中建筑工人爸爸的一天
來自洛社張鎮(zhèn)小學的三位新市民子女都寫了關于爸爸的作文,透過自己童真的眼睛看“匠人爸爸”。在小A的作文里,一開始期待親眼看到漂亮房子怎么建造的,到了工地卻發(fā)現(xiàn)“這簡直是‘垃圾場’嘛——塵土飛揚,噪聲刺耳,到處都是小石塊?!?/span>
她看到爸爸站在升降機上到了很高的地方停下,“我想這么熱的天氣,爸爸距離太陽這么近,一定臉都烤紅了?!钡鹊桨职窒聛頃r,果然全身汗?jié)?,臉上汗珠不停地往下掉,把迷彩服的彩繪染得更深了。顧不得和女兒說話,喝了一大壺水,戴手套的手一擦額頭“都是黑色的印記”,“立馬又扛起十幾根鋼筋就走了?!笨粗职蛛x開的背影,小A寫,“我一開始的好心情突然就沒有了?!卑镜街形绯燥?,“爸爸用木板臨時搭起了一個小板凳,讓我坐在那里吃飯。然后他拿起盒飯,蹲在地上就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span>
父子之間的和解令人感動
小B的作文題目則是《我的英雄》,作文里寫他跟爸爸從農村搬到城市開鋁合金門窗店后,感覺“城市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從我上學以來,各種需要交納的費用接踵而來,父親肩上的重擔越來越沉重”。
因為想擁有一只電話手表,“可是,別的同學都有!”年幼的小B跑進房間鎖門生悶氣。其實這幾天,父親工作的地方過了深夜12點還傳出電鋸的聲音。他聽到顧客和爸爸的對話,“這十幾天怎么接這么多活???你看給你累的!”“沒辦法,孩子上學等著學費,弄學費呢!”小B寫,自那以后,自己再也沒有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要求爸爸花不必要的錢。每當打開窗戶,手指碰到鋁合金,小B總會想到父親。他想,“在這座城市里,一定有不少門窗是出自我父親的雙手!”
給城市建設者打造一個書房
“每年參加我中心業(yè)務培訓的各工種城市建設者約有近3萬人,其中多數是這個城市的新市民。我們經??匆姡袑W員周末來參加培訓考試,身邊還帶著孩子;也看到過課間休息,很多人只能蹲在教室外抽煙,沒有好的去處。這是我想為我們的城市建設者和他們的子女打造一個書房的初衷。”無錫建設培訓中心主任張振強如是說。
這是一個溫暖的詩文朗誦會。6名不同工種的城市建設者,朗誦了楊柳風學堂小詩人的原創(chuàng)詩歌。三位小朋友的作品從孩子的視角感受到了匠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梁溪區(qū)圖書館館長過麗娜表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每個社會群體都應受到政府文化普惠。我們希望為城市建設者這個人群提供精準化、定制化的閱讀服務,滿足他們在新時代更深層次的文化需要,助力他們在成為大國工匠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今后,梁溪區(qū)圖書館將會攜手無錫市建設培訓中心、楊柳風學堂進行長期、深入、有效的合作,通過設立工程建設圖書專架、梁溪區(qū)圖書館專架和楊柳風學堂人文專架,預計每年可為3萬人以上的城市建設者提供閱讀服務。在談及后期打算時,她提出,“匠人書屋”將持續(xù)開展“圖書漂流”、“專業(yè)培訓”、“文化講座”以及新市民學校讀書沙龍等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