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市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
半年多來,家住丹東市振安區(qū)景苑家園的盧女士把退休后的業(yè)余時間安排得很滿,按照媒體上發(fā)布的“市民業(yè)余學習課程表”,她最多的時候一周上了5堂課。
業(yè)余時間忙著“趕課”,在丹東,這已經(jīng)成為很多市民的日常生活?!拔覀冞@里,今年上半年的課程都排滿了,從活動的組織開展和市民的參與程度看,開設的課程很受歡迎?!?月28日,遼寧廣播電視大學丹東分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骨干基地負責人沈德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為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2018年10月,丹東市啟動了市民業(yè)余學習行動、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并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組織領導機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平臺,以打造市民業(yè)余學習品牌為抓手,積極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努力提升市民文化素養(yǎng)和城市文明程度。
打造在全市具有影響力的市民業(yè)余學習品牌,丹東市開展了“鴨綠江大講堂”系列學習課程,學習內(nèi)容包括理論知識、生活百科、人文歷史、法律常識、文學藝術、體育知識等6個系列,學習時間主要為周末或下班后等時段,師資等主體力量來自全市各行各業(yè)的志愿者,課程性質(zhì)為純公益性。同時,丹東市不斷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大講堂講得好,用知識豐富了市民業(yè)余生活……”這是前不久丹東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收到的感謝信,真實反映了丹東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民業(yè)余學習大講堂開課以來,市民的收獲和體會。
截至目前,丹東市共建立市級核心基地1個、骨干基地11個,基層基地55個、文明實踐所95個、文明實踐站826個,開講1686場次,受眾累計達5.4萬人次。